●審題這件事,是要把題目想透徹,而且是要字字計較那種,比如說以下兩個作文題目:
(1)我和姊姊
(2)我的姊姊
兩個作文題目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內容範圍卻是差之千里,前者要寫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姊姊;後者要寫一個人,那個是姐姐,而且是我的姊姊(限定範圍)。
(1)我和姊姊
(2)我的姊姊
兩個作文題目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內容範圍卻是差之千里,前者要寫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姊姊;後者要寫一個人,那個是姐姐,而且是我的姊姊(限定範圍)。
所以我們再更用心點指導孩子從課名的審題,將課名切成主題(姊姊)與範圍(我的),這樣讓讀寫更有方向感,也不會有文不對題的現象產生,我們也可以從審題去指導文體(記敘文、說明文)。
●至於預測,是先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去猜想課文的「可能」寫到的「人物景事」。
●以翰林四上第一課水中奇景為例,我們先讓孩子去課名拆成2個詞,可以切成水中和奇景,奇景是這一課的主題,水中這一課的範圍,也就是說,從水中奇景的課名,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篇寫奇特景象的文章,而且是在水中的景象,重點還要「奇」喔!所以我們不能寫山上的,因為有限定範圍。
●另,第十課的落山風,可以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說明文,我們可以讓孩子從課文去想想這一課是前者還是後者,如果答案是後者,我們要怎麼改寫成前者呢?這又提供了文體轉換的讀寫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