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社會教學】從社會單元主題出發,來一場訪談練習!

 

社會課期末做什麼?這一次我們從單元主題中來練習訪談。

採訪稿屬於應用文,將訪談題目和訪談過程紀錄下來。

目前在國語課本中,可以看到的採訪稿有底下兩篇:

1.康軒五下舊綱課文〈故宮「挖」寶趣〉


2.翰林六上舊綱課文〈孫翠鳳與歌仔戲〉

    從這兩課的課文中,我們可以看見,康軒版是採訪身邊的小人物,而翰林版是採訪名人。所以,可見每個人都有值得被學習與了解的地方,也是這幾年來影音平台上,大大小小、不同行業的分享影片,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多元,打開我們的視野,因為每個人都是都有我們可以學習之處。

既然要讓學生回家進行採訪,那個該怎麼問問題呢?這時國語課本裡面的採訪相關的課文,其中小朋友問的問題就成了絕佳的示範。
我們先來看看康軒版本:
1.陳奶奶您好!請問您為什麼會在故宮擔任志工呢?
2.陳奶奶您真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最佳典範啊!聽說這裡的展覽一輩子也看不完,是真的嗎?這些文物是怎麼來的呢?
3.這裡的收藏品這麼多,平時要怎麼保護呢?萬一損毀了,該如何處理?
4.沒想到故宮裡真是臥虎藏龍啊!奶奶,故宮裡的寶藏這麼多,有「鎮館之寶」嗎?
5.好期待啊!假如是第一次參觀故宮的人,你會建議他看哪些文物呢?

再來看看翰林版本:
1.孫阿姨,我曾經陪奶奶看過您演的歌仔戲,我很好奇,您是怎麼進入這個行業的呢?
2.孫阿姨,您在結婚後才開始學歌仔戲,想必吃了不少苦吧!您是怎麼撐過來的?
3.孫阿姨,我覺得您長的很漂亮,為什麼不直接演女生,而要女扮男裝演男生呢?
4.孫阿姨,您剛提到了「小生」,能不能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歌仔戲裡的角色和他們的穿著呢?
5.時代越來越進步,您會不會擔心歌仔戲這種傳統戲曲會沒落?

從這些提問中,我們可以發現提問的重點:
1.盡量問「為什麼」和「如何」的問題,這樣會得到比較深入的答案。
2.避免問「閉鎖型」的問題,要多問開放型的問題。
3.從主題中挖掘「特別之處」,如鎮館之寶(最多人欣賞),或是女扮男裝演男生。
4.從自己好奇的點進行提問
5.問題會連動。(故宮的寶物很多——〉這麼多寶物中,有沒有鎮宮之寶)

那麼,要進行好的提問,當然除了準備題目之外,還有針對相關主題做功課,閱讀相關資料囉!小朋友在課堂上所讀的課本、習作的閱讀測驗,和課堂中所補充的影片,這些都是訪談前的閱讀基本功。
回應社會領域的教學,以翰林六上為例,一共有六個單元,我們可以選擇適合的單元,讓學生練習採訪大人,從中進行學習,六個主題主下:
1.臺灣的自然資源與物產
2.生產與消費
3.投資理財與經濟活動
4.法治你我他
5.社會變遷
6.福爾摩沙我的家

這六個單元中,我覺得第三至第六單元滿適合訪談家人,從中與課本所學進行連結。

於是,我們在課堂中先請小朋友快速閱讀第三單元(投資理財與經濟活動)後,思考可以從中進行哪些提問,每一組都要提出五個問題來,而且不能重複。




從小朋友的提問中,可以發現有一些問題還不錯,比如說:
1.如果你有10萬元,你會選擇定存還是買股票?
2.你近期是否有想投資的方式?
3.請問你的人生理財目標?
4.會選擇開店還是進入公司上班?(與習作題目雷同)

但是也有一些問題,我覺得有待調整,比如說:
1.為什麼各國幣值不同?(雖然是「為什麼」類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應該問google比較實在)
2.為什麼在銀行定期存款銀行會有利息?(一樣問google就好)
3.請問你開店要多少錢?(如果家人沒有開過店呢?)

最後來看看小朋友的訪談紀錄吧!




結合國語課的訪談練習和社會課的單元主題內容,就可以進行非常多不同主題的訪談囉!

2023年4月11日 星期二

【國語文教學】群文閱讀~遇見畫

 最近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寫部落格,避免看他長草,我想把今天上完的群文閱讀課例寫出來,不然時間拖久了,我又開始發懶。

這次和我聯繫的學校是高雄市鳳山區的文山國小,之前去講過一場週三進修,後續邀請我幫他們的小朋友上一堂課,學校指定的內容是與「畫」有關的群文閱讀課。

關於美感,親近名畫、了解名畫,從課文也可以連結,這次選的三篇文章如下:
1️⃣南一五上 讀信的藍衣女子
2️⃣康軒五下 恆久的美
3️⃣翰林六上 蒙娜麗莎的微笑




三篇課文會介紹三幅畫畫風、故事,也有三個畫家的小故事。

我先從「美感生活」帶入,帶著學生了解生活中處處都是美,我舉了上一陣子去高雄市內惟藝術中心看了奈良美智的畫開始談起,那幅〈朦朧潮濕的一天〉就是奈良美智來到台灣,對於台灣潮濕的天氣狀態印象深刻,而在10天就畫出了這幅專屬台灣的藝術品。

藝術家創作畫作,中間串連著彼此的是故事,分別是藝術家的故事和畫作中的故事,彼此相互影響。


接著進入文章的閱讀,我先從藝術家的個人自介改寫,讓學生回到文章中找一找敘述的是誰。引導學生找出個人介紹中的關鍵詞,就能找到答案。我想要告訴學生:閱讀是立體的,找到關鍵詞就能看到重點。

然後我找了一篇關於米勒的故事介紹,讓學生練習推論人物特質,思考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並從文章中找出證據。

我喜歡用下小標的方式來檢視學生是否能夠掌握段落的重點,而且每一個小標還能串連形成寫作的架構。我發現這兩篇的文章在開頭都運用「景物引題」,而且是善用「聯想力」來寫作,引導孩子發現作者是如何運用聯想力寫作,以此擴大取材的內容。


透過兩篇文章練習下小標,我們可以進行比較,歸納寫法。一開始都是透過景物引題,接著就是畫家及畫作的介紹,最後結語。
第三篇〈蒙娜麗莎的微笑〉和另外兩篇就有所不同,很快速的可以看出這篇是用對話來介紹畫作。

連結寫作:小朋友可以選擇用聯想或對話的方式來介紹畫作。
請小朋友利用剛剛所學到的方法,想一想:如何修改這篇文章?
最後進入延伸閱讀的環節,一共提供4個面向:


1.可以從人物故事的角度切入,上網搜尋人名,就可以查到藝術家的故事
2.推薦youtube上趨勢教育基金會的頻道,裡面有謝哲青遇見一幅畫的單元,我覺得非常精彩,值得推薦,中午吃飯時間一起欣賞也挺不錯
3.延伸讀本:《藝術這樣看》、《給孩子看的名畫
4.別於三篇文章的西方藝術家,那東方的畫作呢?快速帶過〈清明上河圖〉、草間彌生、村上隆,以及台灣第一位西畫家(倪蔣懷)。
課前小複習


好久沒有進行群文閱讀課,昨天花了三個小時把課例設計完,希望今天小朋友能夠有收穫。

註:簡報內的圖片除了第一張封面,其餘皆取自於網路





2023年2月8日 星期三

【繪本教學】白貓黑貓

 今天幫小朋友上了一本繪本《白貓黑貓》,這本繪本是之前好朋友在我生日送我的生日禮物,我曾經有個夢想,就是要收集所有以貓咪為主繪本,放在自己的書房裡,成為貓書院,但是現在數量不多,慢慢累積中。

我很喜歡菊地知己這本繪本,從他大膽的用色風格,以及猖狂的呈現方式,讓這本繪本成為貨真價實的藝術品。

這個故事其實很簡單,但是寓意深遠,在簡單的故事中有著強大的轉折。故事中運用「對比」的方式來呈現兩隻貓咪的差異,光是顏色就是一白一黑。

故事內容簡介

 白貓喜歡黑貓黝黑的毛色,黑貓喜歡白貓潔白的毛色,他們兩個經常待在一起。在綠色的草叢裡,蚱蜢誇讚白貓的毛變成美麗的綠色;玩泥巴的時候,蚯蚓讚嘆白貓美麗的咖啡色;在樹上追逐,小鳥驚艷白貓與樹上的黃色果實融為一體;一起觀看夕陽的時候,黑貓也忍不住多看白貓幾眼,白貓變成了彩霞的顏色……不管在哪,白貓都得到眾人的寵愛,黑貓卻依然是黑乎乎。黑貓一個人離開了,他該走往何處呢?(節自博客來網站)

連結寫作

當故事讀到白貓與黑貓進到城裡,白貓備受寵愛,大家看到黑貓則是冷眼旁觀,讀到其中二頁「黑貓不敢靠近城裡的人」、「黑貓跑走了,獨自在陌生的路上走啊走。」讀到這兩頁後,我就把繪本收起來,請學生以白貓的角度,寫一封信給黑貓(稿紙右半部),因為白貓其實也有發現黑貓內心有點受傷。

等學生寫完信後,我又繼續讀故事,把故事整個讀完後,我又收起繪本,請學生以黑貓的角度來回信(稿紙左半部)。

輕輕鬆鬆,可以完成一篇文章。




關於內容,我沒有過於要求,讓學生就自己的觀點來發表。至於書信的格式,則是有小小複習一下。在六月即將發行的新書中,有一篇文章是在介紹我怎麼教應用文,就會提到書信格式,我就直接叫出檔案來教學,這樣比較快。

這本繪本的開頭與結尾也挺有趣的,拿來給孩子做比較剛剛好。第一頁和最後一頁的內容差不多,差在第一頁有特別提出他們的毛色,而最後一頁沒有提到毛色。孩子很快就發現這個地方,我覺得實在太棒了!孩子說:「因為只要夠喜歡自己,不管什麼顏色的毛都不會有影響,所以最後一頁就沒有提到毛色了。」白貓喜歡黑貓,黑貓喜歡白貓,不是因為毛色,而是因為你是你,你是我最喜歡的你,和你在一起的悠閒自在,和你在一起的拼搏打鬥,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你。


在這個故事裡,我不問孩子:「你想要當黑貓還是白貓?」因為這樣的問法還是陷入了「比較」的心態。我讓孩子試著從兩個角色的想法出發,才能換位思考,更具同理心。在過去帶班的經驗中,有些孩子善於比較彼此,而造成他們如此愛比較的心態,很多時候是源自於家長的比較,就像故事中的黑貓與白貓原本也沒有互相比較的心態,但是身邊所有的動物和城裡人們的態度,都告訴我們:白貓討喜,黑貓不好。久了之後,原本不會比較的兩個主角,心理也悄悄起了變化,教室裡的孩子不也是如此嗎?

黑貓是在不經意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成為最耀眼的星星,一切誤打誤撞,就像孩子也許也在多元的活動嘗試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亮點一般,這也是我覺得國小的孩子應該更多元的嘗試新事物,文靜的孩子就鼓勵他進行動態活動,活潑的孩子則鼓勵他進行靜態活動。很多活動都必須真切的嘗試過,你才知道自己也許可以做的很棒呀!

如果可以,我們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太陽,照耀自己吧!


2023年1月5日 星期四

【社會教學】翰林五上第六單元~傳統文化的展現

 呼~學期終於到了尾聲了,社會課來到了最後一個單元,這個單元介紹了宗教信仰、生命禮俗和飲食文化。我覺得這個單元其實貼近孩子的生活,像宗教信仰的部分,學校附近就有一間媽祖廟。




這個單元的活動,我連結了106年的會考寫作測驗,也運用這個圖表讓學生認識更多的傳統習俗。

這份寫作測驗的引導,先讓學生閱讀圖表,再從中進行解讀其意義。在公布的樣卷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份。

作者寫出參加婚禮當中所看見的繁文縟節,但是兩個人若不懂相處,終究走不到永遠,尤其是那句「霹哩拉拉駛過的迎娶隊伍,留下了長長一條嘲諷」真有畫面。

回到社會課中,我如何引導學生呢?我覺得學生除了要知道有哪些習俗之外,這些習俗的用意為何?另外,這些習俗流傳至今已上百年,哪些是不合時宜得淘汰的,都值得好好思考。

我準備了一份創意思考單,希望可以導入圖像的策略。我在會考的圖表下面加了四個欄位,讓小朋友可以從課本中找出歲時、祭祀、生育婚喪和其他類別的傳統習俗,每個小組只要在每一個欄位寫下兩個就好。課本提到的抓周、拜七娘媽、邵族的公媽籃,都可以從中檢核學生是否有了解課本內容。



接著,我以「十字法則、四象限」分成重要、不重要、合時宜和不合時宜四個面向,讓學生選擇上面的傳統習俗中的兩個,一張長條便利貼上寫下一個,要寫下你認為這個習俗屬於四個象限的哪一個,及其理由。

我覺得這個活動對孩子有難度,因為孩子除了要了解這個習俗的內容,更要了解他所傳遞的意涵,才有辦法操作。



這一班的小朋友要等下星期的社會課,才有辦法讓學生進行簡單的發表了。最後來看看孩子寫了什麼。





小孩寫的內容有待調整,下星期再來聽看看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