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國語文教學─成語四格漫畫(八格本對裁)

以前買的數學八格本,都是用來寫數八題,但是數八題也不是天天有寫,所以到學期末時,大家的數學八格本還剩不少。上次看到戴老師分享把八格本對裁,我覺得是一個很棒的方法,於是就撿起來用囉!我覺得這是一個能讓簿本妥善運用。

我們班現在一週有3天會畫成語的四格漫畫,左邊的四格就是四格漫畫,右邊的四格就是該成語的相關解釋(寫出成語、寫出解釋、寫出造句、寫出大意),基本上,這些成語都是從甲乙苯出出來,所以,都有範例可以依循。到了學期末,每個人就有一本自己專屬的成語四格漫畫集了。




剩下那一半就練習數四題就好~~~~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好書推薦─《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坊間關於寫作的書籍相當多,這本書算是讓我很有感覺,加上內容相當精采,我花了三天的零碎時間,就讀完這本《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每次參加麗雲老師的研習,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多讀書,當我們要給孩子一碗水時,老師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而讀書的這個好習慣,也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
        光這本書的書名,就讓作者和讀者產生了連結,就像是蔡淇華老師在對每一位讀者進行精神喊話: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這本書的每一個案例,都是從高中學生的作文展開,透過蔡老師與學生的對話間,讓文字有了生命,有了靈魂,也許只是修了一句話,或是改了一個字,就讓整篇文章活了起來。
        雖然都是高中學生的案例,但對於任何階段的老師應該都會很有啟發,以我自己是國小老師而言,就覺得獲益匪淺,而且在強化「指導策略」後,讓我們都對於作文教學多了一些信心。
整本書提到40種寫作力,以「觀察力」出發,以「關聯力」結尾,行有餘力,我們都可以結合原本課本的讀寫合一教學來進行,如神話力的部分,同一個神話,我們可以寫到什麼文章裡。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群文閱讀─故事對比

    真理還沒有穿上靴子,謊言早已跑了半個世界。
──馬克吐溫
    好聽故事有個神祕的密碼──人物對比,透過對比的寫作手法,讓彼此的形象更加鮮明,如:白雪公主的善與後母的惡,或是烏龜的篤實和白兔的狡猾等。在郝廣才先生的《寫作教練在你家》這本書中,也有提到對比的手法,對比越大,感染力會越大。
       大陸特級教師蔣軍晶在《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作》揭櫫群文閱讀的定義:在較短的時間單位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為了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這次採用合作學習法中的拼圖法,拼圖法由美國德州大學Aronson教授於1971年所提出,除了強調著重同儕互動與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解決問題、溝通討論等重要能力外,也非常適合以文本為主且可以被等分成若干份給學生進行學習的教材。(摘自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1236)
這次要閱讀的四篇文章,我不用1+X的方式,直接以拼圖法發下去讀:
這次捨棄1+x的群文閱讀方式,改成拼圖法來進行,為的是從原本的演繹轉為歸納,主動察覺故事中的對比。
首先,以四人一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編號,再將四篇文章編上編號,方面後續傳遞文章,不然有時候傳到我自己都亂了。編號1的同學先讀編號1的文章(神射手與賣油翁),編號2的同學先讀編號2的文章(兩兄弟),編號3的同學先讀編號3的文章(心動不如行動),編號4的同學先讀編號4的文章(神筆馬良)。

讀完屬於自己編號的文章後,請共同編號的同學聚在一起進行分享,只要分享這篇文章說了些什麼,有什麼重點即可。



接著再回到原本小組進行分享,由編號1開始說明自己這一篇故事的內容,依序進行,每個小組成員都透過聆聽在進行學習。當所有人對於四篇故事有個梗概(自己讀一篇聽三篇)後,開始傳文章,把剛剛聆聽的三篇文章用讀的讀過。

聽過故事,也讀過故事,開始進行四篇文章的比較與整合,這時老師要發下小白板,每一組都會有兩張,一張寫四篇故事相同的部分,一張寫四篇故事不同的部分。







討論過後,再請小組把小白板貼在黑板。


在相同的部分,六組有五組的同學都有發現:故事都有兩個人(主角)。有一組的同學還提出,這幾篇故事都和好奇心有關。
在不同的部分,六組有三組的同學發現主角的性格都不大相同。

這時我切入重點,請小朋友想一想:很多小組都有發現,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有兩個,而且彼此的個性或是性格也是不同的,那麼文章到底寫了哪些部分,讓這四篇故事的主角的個性都不一樣呢?(可能是做的事情,或是說的話)接著再補充一篇是以「外貌」形成強烈對比的故事!
這篇故事很簡短,但是利用強烈的對比,就營造出故事,大輪船外型上的大,對比小礁石外型外顯的小;大輪船的滔滔不絕,對比小礁石的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