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國語文教學─寫一篇說明文

語文教學,不應該讓每一課成為模板,用固定的方式教,因為每一種文體都有其不一樣的價值。在中年級時,會逐漸開始出現說明文,說明文其實是生活當中很常看見的文體,如電器說明書、導覽介紹頁、百科全書等等。所以,當我們在課本裡面遇到說明文時,更要能掌握說明文獨特的特質,仔細琢磨。


開始上課,我先讓小朋友想一想?這一課是什麼文體,並說明是如何判斷的。因為之前教記敘文時,我有強調「記敘文要有我,要寫回自己的感受」,所以小朋友會說:「這一課不是記敘文,因為沒有自己的收穫或感受。」因為我們班之前就有寫議論文的經驗,所以會有小朋友說是議論文。所以,我們又釐清了這一課是議論文還是說明文?我只提出了一個問題:「作者有沒有說他自己覺得休閒活動好不好?」如果有,就是議論文,如果沒有,就是說明文。
我上網找了一些資料。以說明文和議論文為例。說明文,就其名稱看來,旨在解釋或說明事物、事理,目的在讓讀者了解作者所知道的事實。議論文亦如其名,主要是表達作者對人、事、物的見解。議論文有時注重在是非辨明,有時重解釋、釐清某些觀點。簡單的說,作者以議論,主觀的表達自己,或是批評他人的論點,目的在使讀者接受他所說的道理(劉玉琛,1996)

當我們釐清了這一課是說明文,那,這一課的說明文和之前學到的說明文有什麼不一樣呢?在四上時,我們遇到了兩篇說明文,分別是〈海底世界〉和〈落山風〉,這是屬於事物類說明文。

到了四下,出現唯一的一篇說明文,可見其在這一冊裡的獨特價值,這一課是事理類說明文

在上〈落山風〉和〈海底世界〉這二課時,他們有比較明顯的課文結構(總分總),這一課則比較不同。我先帶小朋友看每一段說了什麼,可以下什麼小標!
下完小標後,就開始帶出說明文的說明方式,其實上學期有教過一些,這學期算是再複習。介紹完說明方法後,看看這一課用到哪一些方法呢?
教完就要馬上練習一下,於是才會更熟悉,我找了幾段的課文,讓他們分析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比較有趣的是,同樣一段話裡面,可能會有不同的說明方法,我們的小朋友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很棒!

我們這一課的讀寫就是運用說明方法來寫說明文。我們用課文的架構來寫這篇文章:

二、學生可以舉例說明社團活動有哪些,並以自己學校為例子。


三、分析學校所開的社團當中,一共有多少為靜態,有多少為動態,並改寫為數據,寫進文章。







2 則留言:

  1. 延伸到學校社團!謝謝老師分享的說明文教學

    回覆刪除
  2. 非常詳細及系統化的教學,孩子們的幸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