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4日 星期日

群文閱讀─創意怎麼來

翰林四下第二課的國語習作中,有一篇《班門弄斧》的故事,從這一篇故事中,我很快速組了一組群文─創意怎麼來,讓小朋友在這40分鐘,快速讀過幾篇故事。

我們先從閱讀這一篇閱讀測驗開始,想想班門到底有多強大呢?強到年輕人到他家看了一遍,就摸摸鼻子離開了。

其實,魯班不只厲害,他做的物品,到現在人們還在使用,請學生猜猜看是什麼物品?猜完後揭示故事。

從這篇故事中,我只問一個問題:魯班的創意從何而來?(觀察、向大自然學習)
除了要用心觀察,要向大自然學習,創意還可以從何而來呢?請小朋友讀下一篇故事並想一想。

請小朋友說說看,這篇文章的創意從何而來?(創意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變通)
除了要用心觀察、要向大自然學習、可以先解決自己身邊的問題、懂得變通之外,創意還可以從何而來呢?請小朋友讀下一篇故事並想一想。
請小朋友說說看,這篇文章的創意從何而來?(創意就是解決自己的問題、把不相關的東西組合在一起)



後面這三篇故事,彼此之間都有關於創意的關聯性,我們知道創意可以怎麼來:
1.善於觀察
2.向大自然學習
3.從自己的困擾開始
4.懂得變通
5.把不相關的物品進行組合

這三篇故事的主角,也有共同點:
1.從失敗中開始(有創意的物品不是一次就成功,是累積了許多的失敗而完成)
2.善於觀察(魯班看到荷葉、法內看到唱歌時的小紙片)
3.有自己想法
4.用心
5.解決身邊問題(太熱而有傘、解決紙片問題、解決找不到橡皮擦時的困擾)

短短40分鐘讀了幾篇文章,不是很棒嗎?


延伸閱讀:蝙蝠與雷達 (向自大然學習的仿生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