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1041107溫美玉老師讀寫合一研習紀錄與省思

    今天一早就起床去參加溫老師的研習,這是我教書第七年以來,第一次12點守在電腦前報名研習,以前在搶南下的車票都沒有這麼認真,基本上要去和別人搶的事情,我就不做了,但是這次我卻是調了鬧鐘提醒自己報名,可見這是一個大家「搶票」的研習,應該就是教師圈的張惠妹或蔡依林吧!()
    上一次見到溫老師是在今年年初的南部教師翻轉小聚,即使上次有看到溫老師,但這卻是第一次扎扎實實的參與研習,溫老師還是一貫的華麗套裝登場,開始了一天的分享。

    今天的分享,主要是溫老師透過與兩位讀寫教師的相互對話及與談來進行,這樣可以看到附小和偏鄉小學的兩種成功案例,溫老師說:「這些附小的學生本來就是資源很多,加上都是老師的小孩,文化刺激又足夠,所以他們考上一中女中本來就是理所當然。」我個人認為的確沒錯,因為這些孩子早就贏在起跑線上,而我們這種偏鄉的教師,其實我們的孩子又更多的彈跳空間,就是因為我們可以進步的空間很大,所以我們的步伐才要跨得大,跨出界才能縮短我們彼此的距離。
    今天的研習,溫老師預告了他的新書《溫老師的教學三秒教》,我猜這個三秒教應該就是「認知、情意、技能」吧!希望我如果猜對我有獎品。

教學目標
單元(以老寶貝為例)
單元(以老榕樹為例)
認知
100
認識火車
認識榕樹(構造)
情意
有效又有趣
有價值的老
96年的榕樹陪伴成長
技能
讀書方法
思考技法
圖說、小書

    從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簡略的看見,當我們要上一堂國語課時,可以先從標題進行解構,老榕樹的主角是「榕樹」,但是綠葉是「老」,但是卻是這個老,引發大量的情意教學,為什麼我們要認識老榕樹?因為就是因為這個「老」字,這個故事才有情意探討的價值,如果單純的只介紹榕樹,那就是一篇說明文了。
    今天讓我眼睛睜最大的是加祿國小謝藝庭老師的《花童》一課的教學案例,因為我覺得該教學延伸的繪本─《莉莉的大日子》很可愛,相當有童趣,調皮的十分可愛,後續還有我心目中的婚禮以及吃流水席的教學,都讓課堂有趣多了,再結合小書(金字塔書)也很可愛。
    我一直深深的覺得,要能夠進行這樣的教學延伸,老師本身就要有些創意,或是看過的資料多,才有辦法進行有效率的連結,最簡單的,我們可以從課文中,尋找以下列教學媒材的雙向連結:
1.繪本(多元文本閱讀)
2.小書(多元產出)
3.新聞案例(社會事件連結)
4.影片
5.電影(故事體結構、情意探討)
6.流行歌曲(情意、修辭)
7非語文領域(今日示範的豐田國小鄭采玉將老榕樹一課,結合自然領域三上課程,進行跨領域統整)
8.戲劇(不用道具,身體就是最好的武器)
------------------------------------------------------
【情緒卡】
下午的課程因為大家昏昏欲睡,所以就做了情緒卡、性格卡及機智卡的活動,該暖身活動很簡單,請拿到牌卡的人從「人、事、時、地、物」去分析,並和坐在附近的老師分享討論。我抽到了一張「受傷」的卡,於是我就開始進行分析自己曾經有過受傷的經驗。
:我自己
:走樓梯時用手機而扭傷腳,但怕耽誤行程而仍持續展開行程。
:寒假
性格:主見、冷靜、獨立
受傷
:日本大阪
教訓
走路專心
及時處理事情(蝴蝶效應)
類似情緒:沮喪
:手機
    於是,抽到了受傷的情緒卡,我就說了這樣的故事:
    我有一年的寒假到了日本大阪自助旅行,但因為要一邊用手機找資料,卻不小心在樓梯跌倒,導致腳扭傷了,但卻因為怕耽誤同行的行程,故仍繼續前進,但因為腳實在是疼得受不了,實在無法久走,終究還是導致行程落後,而引發對方有些不悅,我覺得對方沒有同理我的傷勢,因此感到受傷(身體的受傷引發心理的受傷)
   
    接下來,溫老師又請我們將幾個情緒卡,編成一篇故事,附近的老師抽到的是希望驚喜
    於是上述的故事又演變成下面這樣:
我有一年的寒假到了日本大阪自助旅行,但因為要一邊用手機找資料,卻不小心在樓梯跌倒,導致腳扭傷了,但卻因為怕耽誤同行的行程,故仍繼續前進,但因為腳實在是疼得受不了,實在無法久走,終究還是導致行程落後,而引發對方有些不悅,我覺得對方沒有同理我的傷勢,因此感到受傷,但是,我決定自己進行小範圍的旅行,而同伴就繼續他們的行程,因為我有多一點的時間走在大阪的小巷弄內探險,也因此發現了一間小店裡的可愛店貓,這樣的小確幸讓我驚喜不已,也因為有了驚喜,對於這趟旅行還是充滿希望。(自己的轉念成為故事的轉折,也因為轉念而發現驚喜)
        加入性格卡,讓學生想想當要作這樣的決定的人,是具備怎樣的性格,而具備這樣的性格是好?是壞?還是應該要因時、因地制宜呢?
------------------------------------------------------
【提問】
    用提問來來進行複習,因為懂得提問代表掌握了重點,但問題有好問題和普通問題,老師的工作就是引發學生進行好問題的設計,因為教師是教學促進者,所以老師自己本身的提問技巧也很重要,因為學生會透過模仿來學習好提問。自己的提問就可以自己回答,溫老師說這樣是「自作自受」,懂得提問的孩子,掌握了高層次的學習。










最後,最好的班級經營就是活化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