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第六課時,我先從審題入手,如果這篇課文叫做《陳文郁的故事》或是《田裡的魔法師》哪個會比較好呢?大部分的同學都偏向後者,因為比較有趣,而且還引起讀者好奇心。
既然叫做魔法師,代表陳文郁在田裡施了許多魔法,我請小朋友找找陳文郁先生在田裡施了哪些魔法?(培育無籽西瓜、研發迷你冬瓜、培育聖女小蕃茄)
接著就討論這一課的寫作方式:
1.側面描寫:從別人的角度來看陳文郁
2.數據映證成就:1000多種蔬果品種、兩百多種新品種西瓜、西瓜種子有四分之一來自他的培育
3. 寫出重大事蹟:從人們的需求中,培育新的品種(無籽西瓜、迷你冬瓜、聖女小番茄)
4.外型、動作、言語
帶完這一篇課文後,我們閱讀第六課習作的閱讀測驗的故事:
簡單複習讀書報告的寫法後,直接請學生找找看:這篇閱讀測驗和陳文郁的故事有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並用表格的方式來快速梳理兩篇文章。
我們再用了一節課,讀了五篇名人故事,請同學邊讀邊完成閱讀紀錄表。(這一班在中年級也讀過三大版本的人物故事,所以這次找的課文都是大陸的課文)
特別請他們看看這五篇文章標題的寫法:
1.兩個鐵球同事著地:標題是伽利略的事蹟
2.諾貝爾:標題直接為名人的名字
3.輪椅上的霍金:標題是人物特點加人名
4.鞋匠的兒子:標題是林肯的特點
5.鄭和遠航:標題是人名加特點
大家讀完文章後,比較一下彼此紀錄的結果,並提出討論。大家發現,這五個人都有各自的難題:
1.伽利略:提出的觀點不被被信任
2.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但也炸死了自己的弟弟
3.霍金:身體狀況
4.林肯:參議員的嘲笑
5.鄭和:險惡的風浪
這些人的難題,都能解決,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可以成為名人。
上完這一課,我們一共讀了7篇名人故事,挺不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