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國語文教學--從空中看台灣



國語第三課是從空中看台灣,這是齊柏林先生生前的作品,他的離開,讓大家都感到詫異,回扣至單元名稱--實現夢想,課文提到:原本打算等退休後才做,但我的體力和眼力已不如從前,一場風災所造成的變化,也催促我趕緊去記錄。於是在四十七歲那年,我辭去安定的工作,專心做這件事。這是個昂貴而艱難的計畫,拍攝三年才完成。我想讓觀眾透過我的眼睛和我的心,看見臺灣這塊土地的美麗與哀愁。夢想逐步在實現了,可是人卻不在了,如果我們在上課時,大量討論這課的「人文性」,如:環境保護的重要,或是齊柏林的過世,那便有點可惜。


備課前,我們要想想每一篇課文的文本價值,以及編者意圖。記敘文從低年級就開始教了,到了高年級還是持續在出現,但高年級的記敘文,已經不是單純的寫人、記事、寫景或狀物,可能是藉事說理,可能是由景入情等等。而這一課雖然是記敘文,但是有用到議論的表述方式,是一篇「夾敘夾議」的課文。我想,這課課文擺在第三課,也是為了要替後面第五課(議論文)和第七課(議論文)進行鋪墊,這是屬於編者意圖的部分。備課時,我們要關照文章的「序列性」,相同的文章放入不同的年段,就會有不同的教學點,我們要能關照學生在什麼學習階段,需要擁有哪些學習能力。

我把這一課的重點擺在自然段三和自然段四,因為這兩段分別提到了美麗與哀愁,而作者也呼籲我們,要一起努力讓台灣多點美麗,少點哀愁。我們就在課堂上,討論文章中寫了哪些美麗與哀愁。我們可以發現,這裡提到的美麗,都是屬於自然環境,而提到哀愁中,也是屬於自然環境的破壞。
於是,我們可以讓孩子想想:台灣還有哪方面的美麗?台灣還有哪方面的哀愁呢?








接著就進入到寫作的部分,我們的寫作大綱就是參考教師手冊裡的大綱,不假外求:
第一段:總說
第二段:台灣的美麗
第三段:台灣的哀愁
第四段:我的作法
第五段:結語

這一課不是議論文,我們也不直接點明論點和論據。







我們這一班的孩子,作文前面都寫的不錯,但是後面都會有點後繼無力,可能我們只討論了美麗與哀愁,沒有花太多時間針對「哀愁」來提出作法,導致第四段有點零散,這是我在下次再教這課時,可以更聚焦的地方。

關於夾敘夾議,我們也有進行了一組的群文:有點不一樣的記敘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