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日 星期一

群文閱讀--有點不一樣的記敘文





在康軒五上的第三課,我們讀了齊柏林的從空中看台灣。這一課的文體雖然為記敘文,其實寫作手法為夾敘夾議,它不是單純的記敘,也不是一味的議論,而是相輔相成的,「敘」是幫「議」鋪陳。過去我們讀的記敘文,在最後一段通常是主角的感受、心得(情)和收穫。而這一課的記敘文,更是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觀點(理)。其實,五年級的第一篇正式的議論文,是第五課的分享的力量,因此,這一篇的「議論」,我是請小朋友找找文章中說道理的地方,也開始為正式進入第五課的議論文進行鋪墊。


一開始,我請小朋友想一想並做下紀錄,每一段的自然段是敘述還是說道理,還是兩個都有。看完了課文,我們就拉到課外進行延伸閱讀,這次準備的篇目有:

  1.  寬容
  2. 成功者的背後
  3. 做自己的貴人
  4. 大小剛好的鞋子
大家都閱讀任務就是邊讀邊找,找出每一段是敘述還是議論。



接著帶小朋友看一看,這幾篇是敘述多還是議論多,剛剛的四篇文章,都是敘事多,而且每說的一件事都是為了後面的道理來服務。

最後,閱讀第五篇文章,是李潼先生的做人做事做長久。而且,我在文章中的「議論」處挖空,讓學生補上去,看看前面敘述的這件事情,是為議論哪件事情而服務。




可以看到有些學生有寫出作者想要表達的觀念,但有些學生還是抓不大到,第三張作品的不要放棄,和文章是搭不在一起的,代表孩子沒有讀懂。下課前,我就公布了李潼所寫的內容,請孩子對比一下。

我們一節課讀了這麼多篇文章,閱讀量是很大的,但切入這群文章的切入點卻小,就單純了解什麼是敘述和議論而已,這樣子的任務不複雜,孩子做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