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為小朋友五年級了應該知道什麼是自然段和結構段,結果他們不知道,於是就先講了這兩個的差別。
自然段:文章中有空兩格的,就是一段自然段,這是寫作自然而形成的段落。
結構段:可能只有一段,也有可能二段以上,只有是表達同樣概念或看法的都可視為一段結構段,或稱為意義段。
我開宗明義,就告訴孩子這一課共有五個結構段,在引導及討論後,我們找出了:
【背景】→【問題】→【經過】→【結果】→【討論】
接下來就讓孩子去發現哪幾段是背景,哪幾段是問題等等,最後再逐步討論出本課的結構。
![]() |
這是大家一起討論出來的 |
![]() |
隔天我又讓它們練習一次,結果還是有人忘了 = = |
人:故事主角
事:發生了哪些事?(記敘文:開始→經過→結果)
時:故事發生時刻、時代
地:故事發生的地點
物:故事中的關鍵物品
景:描寫了哪些景色(本課無)
心:主角的心理特質、反應
最後,來到創作【問題解決類故事】創作時間
![]() |
洛基比武(問題:要報仇) |
![]() |
朱元璋的惡行(問題:陪葬) |
![]() |
採水果(問題:無糧食) |
![]() |
牛郎織女(問題:見不到面) |
![]() |
三隻小羊(問題:敵人) |
解決方法:可以多利用對話表現出情節。(配合第一單元語文天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