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國語文教學─遊記步移法

我們到一個景點旅遊時,不會只停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而是會邊走邊看,隨著作者的腳步移動,並有次序的描寫該景點的不同景物,讓讀者也能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隨著作者的腳步移動點和觀察手法轉移,依次描寫不同的景物,這種寫作手法就叫「步移法」


運用步移法時,必須清楚交代位置的轉移,避免讀者混亂,我們來看看以下幾篇課文:


翰林四上第一課水中奇景,很清楚的交代了作者去潛水的位置轉移:岸邊→淺水處→深 一點的海水→岸上(岸上到海裡再回岸上)
●岸邊:內心期待準備浮潛
●淺水處:看到海膽、河豚、海星
●深一點的海水:珊瑚、熱帶魚、小丑魚、海葵
●岸上:依依不捨


再看下一篇

康軒三上第十課參觀安平古堡,也很很清楚的交代了作者去參觀安平古堡時的位置轉移:陳列館→陳列館外→瞭望台→公園(由內至外)
●陳列館:看文物、史料、並了解歷史
●陳列館外:看古砲,遙想歷史
●瞭望台:往遠
●公園:看城牆、看榕樹

再看下一篇


翰林三下第十二課聰明的公寓,也很很清楚的交代了作者去參觀聰明公寓時的位置轉移:公寓外→公寓內→樓頂→(由外至內再到上)
●公寓外:鋪陳天氣熱
●公寓內:異常涼爽的原因
●樓頂:看見不一樣的空中花園

再看下一篇


翰林四上第十一課澎湖我來了,也很很清楚的交代了作者去澎湖玩時的位置轉移:馬公市→老街→天后宮→觀音亭親水園區(由大區域至小區域)
●馬公市:祝賀姨婆生日快樂(也是來澎湖的主因)
●老街:看老房子異常涼爽的原因
●天后宮:看媽祖廟、木雕、玄武岩石柱
●觀音亭親水園區:看拱橋、看彩雲、看夕陽


陳麗雲老師:「讀,是為了要寫,引導孩子怎麼閱讀是為了後續的寫作。」怎麼讀課文會影響怎麼寫作文,從這四課的範例中,我們可以學著遊記的寫作方式中,運用步移法,讓讀者腦中有次序的跟著作者的筆法旅行,每個景點是個點,步移法將點連成線,景點的詳細描述(擬人、譬喻、想像)讓點又成為面,當作者描述(面)的越清楚時,讀者腦中所產生的畫面也就越清楚。

以上都是趨同的部分,如何辨異呢?就從每個點的敘述手法著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